网站地图

审计处

审计处参加2025年高等学校审计业务培训班

时间:2025.08.3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政策要求,提升高校审计人员专业素养,2025年7月31日至8月3日,山东省教育审计学会与四川省教育审计学会在日照市联合举办“2025年高等学校审计业务培训班”。本次培训以“科学规范、互学互鉴、提质增效”为主题,吸引了川鲁两省160余名高校分管校领导、审计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学习学校审计处相关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座谈交流等形式,提升高校审计人员专业素养,探讨高校审计工作方法路径。山东省教育审计学会会长司金贵、四川省教育审计学会会长吕先锫出席开班仪式并分别致辞,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茅东萍出席开班仪式并作专题报告,山东省教育审计学会副会长刘建主持开班仪式。

一、隆重开班明方向,学习交流启新程

茅东萍会长在讲话中分析了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与新要求。她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科学规范的核心定位,推动审计监督提质增效。她强调,当前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经济活动复杂性、关联性、隐蔽性显著增强,审计工作要主动服务国家治理,聚焦风险防控与价值创造。她寄语学员们要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实践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吕先锫会长在致辞中以真挚情感回顾了川鲁两省教育审计学会交流、合作的历程。他表示两省虽相距遥远,但友谊之树常青,合作之花常艳,此次培训是两地深化交流的重要契机,更是天府之国与齐鲁大地智慧交融的生动实践。吕会长高度赞扬山东省教育审计学会在团结会员、开展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呼吁学员珍惜机会、交流共鉴,期待两地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助力审计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全国教育审计事业贡献“川鲁力量”。

司金贵会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山东省教育审计学会的基本情况,重点回顾了上半年在党建、学术研究、培训交流、咨询服务和信息宣传工作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并对培训班的组织、服务、安全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学员们要强化“求解思维”,联系实际转化学习成果;要优化培训组织,做好后勤服务,确保防暑、饮食及人身安全;要以座谈会为纽带,深入探讨交流,推动互学互鉴,建立两省间高校审计部门的长久合作。

二、名师云集授真知,充电赋能淬精兵

本次培训紧扣高校审计热点难点,邀请国内顶尖专家授课,课程设计突出“实用、实效、实战”,五场专题讲座场场爆满,学员反响热烈。

茅东萍:科学规范开启内审新局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茅东萍以《科学规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为题,从三个维度系统授课:一是把握新时代内审“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强调审计需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二是直面当前内审工作问题,如制度执行弱、风险识别不足等,提出规范化路径;三是立足科学规范,倡导“智慧审计”平台建设,推动审计从合规监督向价值创造转型。学员纷纷表示,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破解工作瓶颈提供了方法论。

王政力:内部控制建设破局之道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政力聚焦《财会监督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建设模式解析》。他结合高校内控现状,指出“重形式轻实效”等痛点,提出“制度+技术”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完善内控框架,强化预算与资产管理;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风险预警能力。案例分析引发学员共鸣,多位审计处长表示:“课程直击痛点,为优化内控体系指明了方向。”

李跃水:工程审计案例启思

南京审计大学教授李跃水主讲《工程造价审计实务与案例》,通过典型工程审计案例(如合同漏洞、造价虚高等),剖析合规性、合理性及合约性“三维度”审计方法。他结合当前基建审计难点,强调“证据链思维”与“风险导向审计”,学员在互动中热烈讨论实务操作技巧。

鹿新来:风险管理审计八步法

山东师范大学专家鹿新来解析《高校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实务操作》,系统讲解“风险导向审计八步工作法”:从风险识别、评估到应对与监控,辅以山东高校成功案例,如科研经费风险防控。学员评价该课程“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为日常审计注入新思路。

郝永红:科研经费监督智慧化

清华大学教授郝永红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及案例分析》压轴,解读国家“放管服”政策,强调审计需平衡“监督与服务”。他提出“智慧化审计平台”理念,通过大数据分析案例,指导学员优化审计流程,实现从被动合规检查向主动风险防控的转型。

培训班坚持“需求导向”,每场课程均设问答环节,学员提问踊跃,专家答疑精准。课程聚焦真问题、传递真经验,是提升“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的加速器。

三、思维碰撞谋突破,两地协同聚共识

8月1日晚,川鲁两省34所高校的41名审计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审计整改两项议题展开深度座谈研讨学校审计处处长代江涛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司金贵会长主持,与会代表直面当前高校审计工作中的共性挑战:信息化系统整合度不足导致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审计成果向治理效能的转化机制尚不完善。双方通过案例剖析与经验对照,深入探讨了标准化数据互通平台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并就审计职能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警+价值创造”转型达成战略共识。座谈会为两省建立跨区域协同机制框架、共建技术共享平台、联合攻关重点课题、建立高校结对机制三项行动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机制创新强保障,质效双升树典范

本次培训以全流程精细化运作为追求目标,两省学会紧密合作,采用“需求、计划、课程、师资、管理、服务、评价”七要素管理法,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师资阵容汇聚中国内审协会及顶尖高校权威专家;课程内容聚焦高校审计实务痛点,实现理论实践深度融合;后勤保障贯彻人性化理念,针对高温天气强化防暑措施,定制多样化餐饮方案,全程配备医疗与安全保障团队。培训期间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动态优化服务细节。两地学会通过本次联合实践,成功探索跨区域协作新模式,获得中国内审协会高度评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