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团总支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共组建重点团队21支,参与社会实践学生400余人,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方面,引领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
一、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组织大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等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星火筑梦团”通过对当地的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红色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参与红色遗址的史料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建档,为遗址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环境清理、设施维护工作。“山河忆炬·齐鲁传薪队”以“寻访红色印记,传承爱国精神”为主题,通过深度采访老党员、老兵、聆听其奋斗故事与爱国情怀、挖掘珍贵红色记忆;同时通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主题展览等活动,将红色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年爱国热情,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家国情怀
二、在中华文脉传承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组织大学生调研古村古建、历史街区,收集民间故事、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运用专业所学,赋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璃光筑梦实践团”以跟踪采访琉璃非遗传承人为切入点,深入探寻琉璃艺术的历史渊源、技艺精髓与文化内涵。在系统梳理采访内容、形成详实的社会实践材料后,团队将走进幼儿园,通过生动有趣的授课形式,把琉璃艺术的魅力传递给孩子们,让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传承的种子,真正实现从深度调研到广泛传播的传承闭环。为活化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历史街区、传承商埠文化,“重铸商埠”济南槐荫区五里沟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结合“老建筑+老商埠故事+非遗”,进行文化挖掘与历史建筑调研,同时面向居民开展建筑科普、非遗文化讲解、绘画指导与体验等志愿服务活动。“非遗薪火青春行”云聚实践队将探索非遗文化在当代社区等公共空间中的活化与传播新形式,运用“属地分散执行+云端成果汇合”的“云组队”三下乡实践模式,形成活动案例、影像资料、调研报告等成果。该团队在5个实践地开展(剪纸、花鼓灯、彩瓷等)非遗项目的宣传与体验活动,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为实践地留下可延续的文化火种。“齐稷薪传”志愿服务队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充分挖掘齐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开展礼仪文化进课堂活动,向青少年宣讲齐文化礼仪规范,加深青少年对齐文化礼仪的理解和认同。团队还将结合实地调研和非遗技艺体验所收集的素材,设计具有齐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并结合淄博的文化地标、非遗技艺体验等资源,策划不同主题的齐文化研学路线。“齐稷薪传”志愿服务队入选“青春传承齐鲁文脉”山东省2025年“三下乡”专项实践活动重点团队。
三、在促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展现青年担当
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鼓励大学生对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助力乡村振兴。“‘刘’筑乡情,青春助航”乡村振兴实践团通过对济南市长清区大刘庄村进行实地调研,激活村中废旧、空闲空间,实现村庄整体功能提升与文化保留,多维赋能乡村振兴。“乡隅焕新”团队的实践活动以“精准测绘赋能规划,深度调研助力发展”为核心目标,分为空间测绘与产业调研两大板块,为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张营村特定区域的微更新、人居环境提升、文化空间活化等方面提供青年学子的创意构思。“阡陌新章”暑期社会实践团围绕胶州市里岔镇规划“康养型"田园中心,打造以水为媒、以矿坑为特色、以中药为纽带的特色园区,全面带动区域休闲旅游业发展,通过生态基地修复、完善交通体系、主题空间塑造、健康产品导入打造康养旅游示范区和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样板。“匠心筑梦 青春伴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就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红源新村及崮前村的重要传统民居进行测绘,形成测绘档案并进行相关的改造设计,助力居民居住空间的改善。
四、在城市空间更新实践中服务社会发展
依托学院专业优势,聚焦城市空间更新改造项目,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助力城市空间升级。“向阳花城市体检”服务团聚焦建成20年以上的老旧社区,挨家挨户走访调研,联合同圆设计院编制城市绿色更新技术指南,设计典型区域综合改造方案;并结合政策实施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形成专业评估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奥体创驿”志愿服务队对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公共空间开展深入实地调研与资料整合,全面掌握场馆公共空间使用及运营现状,提出系统性优化设计方案,旨在助力场馆公共空间升级,打造集体育竞技、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城市活力空间。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师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青年学子在广阔天地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成长历程。从红色基因的传承到文化自信的筑牢,从乡村振兴的助力到城市更新的赋能,每一支实践团队都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智慧服务社会,用行动诠释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鼓励更多青年学子以专业所长回应时代所需,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展现青年担当,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绽放绚丽之花。